5月12日到18日是第十屆全民營養周,今年的主題是“奶豆添營養,少油更健康”。5月12日,由國家衛健委(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)、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辦,中國營養學會、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等承辦的2024全民營養周暨“5·20”中國學生營養日主題活動在北京舉行。據了解,全民營養周自2015年設立以來,已連續舉辦十屆,影響力日益壯大,在倡導公眾學習營養知識、改善膳食行為、合理預防疾病上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“膳食結構不合理,是造成營養相關慢性疾病高發的重要原因,而合理的膳食是預防疾病、促進健康最經濟有效的途徑。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司長劉金峰在2024全民營養周啟動會上介紹,2023年國家衛健委對我國居民食物消費量進行的系統測算結果顯示,目前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存在一些不合理現象,主要表現在畜禽肉類、烹調油攝入超量,而奶豆、新鮮蔬菜和水果、蛋類、水產品等食物的攝入呈現不同程度的缺乏和不足,亟需做出調整和改變。
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司司長雷劉功指出,今年全民營養周的主題確定為“奶豆添營養,少油更健康”,很好地契合了老百姓改善營養膳食、促進健康消費的迫切需要。好產品端上老百姓的餐桌,需要科學健康的消費理念引領。希望各有關方面以全民營養周暨中國學生營養日為平臺,集中開展科學膳食科普宣傳活動,引導城鄉居民營養健康消費。農業農村部門將持續抓好農產品穩產保供,生產出更多、更優質、更健康的農產品,與各方一同努力,讓農產品科學、健康消費逐步成為新風尚。
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介紹,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提到,正常成年人每天的食用油攝入量以25~30克為宜,日常烹飪食物建議多用蒸煮等少油方式,并且要經常變換食用油的品種,享受不同的風味、均衡營養;每天平均攝入15-25克的大豆或者相當量的大豆制品,可以根據自身喜好選擇大豆、豆漿、豆腐絲、豆腐干、素雞等食品;每天應攝入相當于300毫升液體奶的攝入,比如200毫升純牛奶、100毫升酸奶或者吃幾片奶酪即可做到。
啟動會上,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等多位專家宣讀“奶豆添營養,少油更健康”倡議書:加大宣傳力度,提升“減油、增豆、加奶”意識;掌握“減油、增豆、加奶”知識技能,內化為家庭和日常飲食習慣;充分挖掘學校潛在動力,培養學生養成合理膳食好習慣;鼓勵各餐飲、食品行業積極開展烹調油、大豆和奶產品的升級轉型;傳承健康飲食文化,在數千年的飲食文化中弘揚文化自信。
傳播營養健康知識,改善不合理膳食結構已成為大眾和行業關注的重點。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,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會長陳永祥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,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,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,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所長王加啟共同宣讀了“奶豆添營養、少油更健康”倡議,提出以營養健康為出發點,以調整膳食結構為落腳點,傳播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核心理念,提高居民營養健康素養,為健康中國助力。
針對當前國人的飲食健康狀況,啟動會上,發布了由農業農村部、國家衛生健康委制作的 “千年優選 豆養華夏” 公益廣告片。同時,中國營養學會啟動了首屆“全國營養師技能大賽”,旨在通過專業技能、學術交流的展示平臺,選拔并培養優秀的營養師人才,為提升國民營養健康水平貢獻力量。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“食育講師進校園活動” 也同期啟動,該活動以“食育”工作為抓手,組織“國家食育講師團”進校園,發揮食育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、全面發展的作用。
啟動會后,2024全民營養周·第六屆全國營養科普大會舉行,針對“減油”“增豆”“加奶”三個方面進行科普,并同步啟動營養師技能大賽、“食育講師進校園活動”。
文/北京青年報記者 雷若彤
編輯/雷若彤